黯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年二十九這天的下午,知恩和知禮興沖沖的從後山回來,一人手裏拎着一隻雞。
這玩意兒靈巧着呢,一點兒都不好逮,這些天知恩帶着知禮做了好多陷阱才逮到兩隻。
曹佩瑜真的是不浪費一點兒材料,能剃下來的雞肉包餃子,內臟啥的可以炒着喫,雞骨架還能熬湯,就連雞毛她都攢起來準備扎個雞毛撣子。
過個年,家裏唯一買來的東西是紅紙。
曹佩瑜把紅紙裁剪好,在姥姥身前支起小炕桌,把裁剪好的紅紙攤在上面,姥姥就用磨的平滑的小木棍蘸着鍋底的黑灰寫對聯。
姥姥寫春聯的時候春陽就蹲在竈坑前熬漿糊,春聯寫好漿糊也熬的差不多,知恩和知禮就負責抹漿糊貼春聯。
除夕這天晚上曹佩瑜大方的點了兩根蠟燭,把面板放到炕上,端來早就拌好的餃子餡和麪盆。她也不吱聲,知恩很自覺的拉着知禮去洗手準備幫忙。
春陽自然不能在一邊幹看着,也去洗了手,跟着一塊兒忙活。
知禮純屬幫倒忙,這弄弄那整整沒個閒着的時候,曹佩瑜就揪下拇指蓋大小的麪疙瘩給他拿着玩,不讓他碰別的。
知恩負責按劑子和擀餃子皮,家裏也就過年喫一頓餃子,所以知恩擀皮子的手法並不嫺熟,慢不說,擀出來的餃子皮奇形怪狀不該厚的地方厚不該薄的地方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