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這個年頭,長幼名分乃是倫常大禮,出身比什麼都重要,大戶人家中尤爲顯著,宋楠的意外降生,更是讓大婦閆氏極爲不滿,就算是兒子都生了,閆氏也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絕不準宋德納宋楠之母爲妾,而宋楠母子在宋府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宋德覺得虧欠了宋楠母子,又受不了閆氏的吵鬧,於是便在東城北大巷給他們母子安置了別院,請私塾先生教宋楠讀書,配備了馬伕僕役和婢女,只是宋德本以爲他能活得長久,卻不料在宋楠十歲那年忽染急症而死,竟然沒來得及對宋楠母子留下片言隻語的安排。
宋德死了,閆氏和宋德嫡子宋環拒絕承認宋楠母子的身份,不但不準宋楠母子守靈戴孝,還將北大巷的房舍收回,徹徹底底的將宋楠母子逐出宋家。
宋母性子軟弱,本就是婢女出身,又沒見過什麼世面,豈敢一爭短長,只得帶着宋楠悄悄的在宋德墳前燒了些紙錢磕了幾個頭,算是盡了人事。
幸而宋母節儉,持家有方,宋德生前偷偷塞給她的一些錢銀物事她都精打細算的去打理,倒也積攢了幾百兩銀子下來,離開北大巷之後,便在平民居住的小石橋置下了這所小院。
家中僕役也都作鳥獸散,唯有忠叔和萍兒兩個不願離去,忠心耿耿的跟着這孤兒寡母兩人。
宋母雖會持家,但畢竟是個婦道人家,拿出積蓄置辦了南門外的三十畝田地,卻又被掮客欺騙,三十畝地根本就不是說好的良田,而是貧瘠之極的山地,每年租給農家耕種,手上來的租子保全家的喫喝都不夠,還要往裏邊搭錢,一來二去,坐喫山空,五年後的今天,宋家已經難以爲繼了。
宋母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在宋楠身上,花錢供宋楠讀書,但宋楠身子太弱,一年倒有半年纏綿病榻,雖然喜歡讀書,但終究博不過身體的虛弱,幾番掙扎,只博了個秀才的身份,再往前,那更是山高水遠遙遙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