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粘土拉回來之後, 蕭彧一直忙着解決山賊問題,陶瓷一直沒燒。現在終於忙完一段落,有空燒陶瓷了。
不過孟洪的小舅子符旺並沒有閒着, 他帶着那幾個孩子已經拉了不少陶坯, 不少已經晾乾, 就等着上窯燒製。
都是新手,做出來的陶坯難免粗笨, 蕭彧也沒說什麼, 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 粗笨也有粗笨的用處, 總之不會浪費。眼看着數量不少了, 蕭彧決定開始入窯燒製。
儘管已經用小窯試驗很多回了,但用大窯燒還是頭一回, 蕭彧也不能保證一定能成功,畢竟也不是百分百複製放大, 瓷窯還要在燒造過程中慢慢調整改進。
燒頭一批陶坯, 蕭彧全程跟進, 因爲成功的經驗都是他切身體會和總結出來的,他得將這些經驗全部傳授給符旺, 以後才能放手讓他們自己幹。
燒瓷器比青磚和石灰有省事的地方,就是時間短, 一個晝夜就能燒出來。白天燒火, 晚上封窯悶燒,第二日一早就能取出來, 所以很快就能看到結果。
不過崖州這地方當火爐工真不是個好差事, 本就是高溫天氣, 還得在上千度的高溫窯爐邊守上一整天。蕭彧調侃自己沒被曬黑, 都要被燻黑了。
第一批陶器出窯,完好的有五成左右,作爲試驗品,算是很不錯了。陶器出來後,又馬上浸釉繼續燒,燒出來的瓷器效果不太好,釉色脫落得很厲害,成功的僅僅只有少數幾個,應該還是溫度控制問題。
這也在蕭彧的預估範圍內,畢竟不可能一開始就能燒出完美的瓷器來。現在這效果,離成功也相去不遠了,一邊嘗試一邊改進,總能成功的。
蕭彧覺得這樣很正常,但符旺並不這麼想,東家僱他來幹活,費了那麼多心力,結果能用的沒幾個,成本都抵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