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閔愛卿何出此言?”蕭彧問。
閔翀說:“臣以爲,《星火》在番禺如此受追捧,那麼對整個安國讀書人的效果應當也是一致的。若是能將它們送到安國的讀書人手裏,不知會有多少有識之士嚮往廣州。陛下想要網羅人才,必將唾手可得。”
王啓與孫非等人也表示贊同:“閔大人所言極是,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蕭彧說:“既是這樣,那便依閔愛卿所言,再印五萬份吧。只是要辛苦紙坊與印坊了。”
閔翀提的這個非常重要,這等於就是意識形態的滲透,哪怕是報紙不賣錢,白送給安國的讀書人,那也是他賺了,這報紙一是顯示了他們的先進生產力,二是傳播了他的統治理念與治理思想。
對讀書人來說,一個擁有活字印刷的地方可不就是天堂般的存在了。
王啓幹勁十足,他決定再擴大印坊規模,多招工匠,多燒字模,多版同時印刷,既不耽誤報紙印刷,也不耽誤教材印刷。
《星火》創刊號發行一個月後,它終於出現在了建業的讀書人手裏。
一夕之間,《星火》便成了建業城中最爲熱門的話題,若是還有人沒看過《星火》,那肯定是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