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廣州地區過來的藝人工匠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水磨坊、筒車、打穀機等新式農耕設備。
這些舉措給兩地百姓帶來了全新的期待。
五月底,關山率領兩萬五千名將士從番禺城外的碼頭出發。
這兩萬五千將士,大部分都是崖州和交州將士,還有一部分是最先俘虜的那批水師士卒。
這些士卒打通大庾嶺的南北通道後,蕭彧讓他們就地墾荒屯田,在始興縣種水稻和棉花,因爲打通大庾嶺有功,每個人都獎勵十畝地。
他們跟廣州百姓一樣納稅,官府負責收購他們多餘的棉花和糧食。
這些人對這裏有了很強的歸屬感,開始把自己當廣州人了,十分擁護蕭彧的統治,因爲沒有哪個朝廷會這樣善待俘虜。
所以聽說重新徵募他們去打仗,這些人是非常願意的,按照蕭彧的說法,是去解放北方受苦難的百姓。沒錯,就是解放,將他們從暴君蕭禕手裏解救出來。
蕭彧目送戰船消失在視野中,這才轉身上馬車回城,略有些感慨地說:“與蕭禕的兵力相比,咱們的兵力還是太少了。”
安國原有五十萬兵力,除去廣交兩州的五萬兵力,兩次水師出征的八萬兵力,湘州與江州總計的兩萬兵力,荊州與東揚州的四萬兵力,再加上崖州、晉安郡與梁安郡總計約一萬的兵力,如果不算折損,蕭禕手中應當還有三十萬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