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民間有許多關於海市蜃樓的典故,比如在沙漠中趕路的人在清晨的時候可能會看到遠處有綠洲和城市,但是太陽昇起後城市就不見了。
《夢溪筆談》中也有相關的記載,說在登州的海上,有時候會出現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等,實際是雲霧之氣形成的,當地人稱之爲海市。
到了近代,海市蜃樓有了科學的解釋,一般認爲是光線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光學現象。
但在更早的傳說裏,這些綺麗的幻象通常與精怪有關。
海市蜃樓中的“蜃”說的其實是一種大蛤,古人認爲巨型貝類修煉成精後能吐出蜃氣,在氤氳的蜃氣中,會有華麗的亭臺樓閣、仙宮雲闕逐漸顯現。
這些實際都是蜃精製造出的惑人幻景,凡人不能分辨,常常被這些虛幻的美景所迷惑,流連其中,有甚者不能走出,最終成爲蜃的俘虜。
顯然,雞冠村郊外這個詭異的“山市”,便是眼前這個體型巨大的河蚌精製造出來的。
不過現在這個河蚌精沒有絲毫精怪該有的氣質和尊嚴,蚌殼開着,軟肉一縮一縮地往外吐錢……大部分是一塊的硬幣和五塊、十塊的紙幣,像極了菜市場小販。
“尊駕,我這段時間騙的錢全在這裏了,現在全部給你,請你饒我一命……嗚嗚嗚,我都一百多歲了,肉又老又柴,打成肉丸也不好喫的。”
賴顯青和羅蓬以前都只見過貝殼吐沙,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往外吐錢的,一時都受到了不小的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