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代領徐州 (第2/2頁)
寒雨瀟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徐州還有一位高人,便是陳登,作爲陶謙所用之人,劉備自然予以重用,任其爲自己的幕官。
劉備進行人事調動的同時,盡取小沛軍士入城(小沛之兵均爲劉備謫系部隊,爲以防不測故全部調入城內),出榜安民,同時着手大辦陶謙喪事,劉備與衆軍士盡皆掛孝,將陶謙葬於黃河之原。劉備又將陶謙遣表,上報朝庭,在劉備治理下的徐州,百姓安居樂業,劉備名氣大漲。
劉備這邊一切安好,卻說曹操,曹操聽聞劉備不費吹灰之力取了徐州,聯想自己不僅損兵折將,而且連兗州幾乎都丟了,不禁大爲氣惱:
“我仇未報,他卻不費半箭之功,坐得徐州!吾必先殺劉備,後戮謙屍,以雪前怨!”
即欲起兵攻打徐州,荀彧聞言大驚,此時兗州尚未平復,卻又要取徐州?兗州爲曹操根本,丟了兗州,曹操則如喪家之犬,再無一爭天下之能,於是急見曹操薦道:“昔年高祖劉邦據守關中,是其深知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始終固守關中,進軍足以進軍勝敵,退則足以回退堅守,雖時常受困於諸侯,卻最終成就大業。而今,明公本以兗州起兵,佔據天下要地,如同劉邦昔年的關中。今卻若取徐州,多留兵則無法取下徐州,少留兵則呂布必取兗州,再無安身立命之地。如今明公如備水一戰,若得不到徐州,明公去哪?何況今陶謙雖死,地有劉備守衛,且劉備深得民心,若明公強公,徐州之民必與備死戰。總而言之,明公棄兗州而取徐州,實爲棄大就小,捨本求末,願明公熟思。”這荀或一向擅於引經據典,長篇大論,卻是句句在理,曹操聞言沉而不語,良久方道:“今蝗蟲爲害,軍中乏糧,在此坐守,終非良策啊。”
這荀彧乃昔年張良,自有王佐之才,聞言知道曹操已經正了心理,這才放心道:“不如兵發陳地,剿滅汝南、潁川的黃巾餘黨,這羣賊徒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糧草,而且以明公之才極易攻破,破而取其糧,足以養我三軍,若如此,則朝廷喜,百姓樂,實爲順天之事。”
此計實爲上上之計,上合朝廷,下合百姓,曹操自然知道是個妙計,於是親率人馬去陳地,親征黃巾餘黨何儀,黃邵,這黃邵本事一般,只是仗着些許體修,比普通人稍強悍些,這何儀就不簡單了,此子受張角傳的太平道下五卷第八卷,在這十一傑中排行第八,善放黑煙,但在曹操精銳之兵勇猛之將的一攻之下,竟是慘敗,那黃邵更被樂進活捉(其實卻是李典親抓的,把功勞給了樂進)。
那何儀雖然強悍,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手下本來就是一羣烏合之衆,將帥乏人,這何儀獨立難之,幸好此人非是等閒,卻有幾分精明,知道抵敵不過,放出一股黑煙,卻是從人堆中逃了出來,正跑間,山背後卻撞出一軍,爲首一將,看身形不在典韋之下,何儀知道典韋本事,卻不知這大漢是否厲害,後面追兵正緊,何儀哪來得細想,於是拍馬迎上,便要撕殺,誰知這壯漢一隻大手上去,何儀連黑煙都沒來得及施展,便連人帶馬被人摟倒在地,這需要何等氣力,這簡直不在一個擋次,何儀面無血色,那馬起了幾下,都沒起來,最後也不掙扎了。
後面典韋正在追趕,見有人攔路,上前一望,此人卻是有幾分熟絡之感,不禁奇道這人我似乎在哪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