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東吳出師 (第3/4頁)
寒雨瀟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帝是世間少有的少年英主,年紀輕輕便順利接下了這曹魏的江山,非是易與,單以此看,便足以與其祖父相媲。”
司馬懿對曹睿的這番讚譽,自然是發自內心。傳國易世自古就少不了刀光血雨,一個開創基業的人必是非常人物(如劉邦、曹操、劉備、孫策),而跟隨其南征北討的將領更是一羣桀驁不馴卓爾不羣的非凡人物(如韓信、曹真、周瑜、諸葛亮、關羽),他們戰功赫赫,極具威望。這些人在開創基業的時候,有手段、有威信,能震得住這些功高蓋主的人物,但一旦他們去世,能否順立即位傳國易世,就非常考驗他們的即位者了(諸如劉盈、曹丕、曹睿、劉禪、孫權)。所以,開國君主往往會大開殺戒,爲自己後代順利接替政權鋪平道路。
劉盈在接替高祖的時候,若非其母呂稚以雷霆手段大開殺戒,天下姓甚名誰,未可知也。
三國時代,天下畢竟未大一統,雖不存在殺功的現象,但亦是兇險非常:曹丕接替曹操位的時候,算是比較平和的了,畢竟曹丕本身也是梟雄人物,跟隨其父南征北討,在軍中有一定威望,尚有黃鬚兒兵逼長安的兇險;劉禪繼位,劉備更是費盡心思,除掉了劉封(雖然劉封在關羽的死上確實罪不容誅,但劉備將其戍守在邊外,已經是動了殺機了),更安排了李嚴、諸葛亮相互制衡,當然還有一個趙雲,即使如此,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之際也不由得說出君當自取這等話來。
當然,若非諸葛亮無心至尊之位,只怕一切都是枉然,以諸葛亮今時今日的地位,若想取劉禪的位置,怕是誰都難以阻攔。也正是因此,諸葛亮才能集軍政於一身;孫權繼位的時候,更是風雨飄搖,若非有張昭力挺孫權,孫權根本沒法統領江東。而即使如此,面對曹魏百萬虎師,以當年力挺孫權的張昭爲首的文官仍是主降,是他們沒有骨氣嗎?只是他們對少年孫權沒有信心罷了。直到赤壁一戰,孫權纔算正式坐穩了江東的寶座。
而曹睿登基時,最是兇險,這位少年英主雖然德才兼備,卻並不得王心,故而曹丕的太子之位一直懸而不決。曹睿爲奪取至尊之位,不惜向與自己有軾母之仇的郭後屈膝,單是這份能屈能伸便不由得不讓人服氣。
而其登基之時,年紀尚輕,外有強敵環飼,內有朝臣不詭,曹睿能將軍政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其手段之高,豈能不讓司馬懿忌憚?
司馬懿緩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