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望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菽笑笑:“都做。”
都做?幾人面面相覷。
在他們的概念中,如果家裏有個什麼手藝,必定死盯着它做到最好,用料都不帶換的。可這宋四郎卻說都做,這與他們經驗,相去甚遠。
宋菽早料到他們會驚訝,不緊不慢地喝了口水。嘉朝還是小農經濟的時代,多是家庭爲單位的小作坊,還沒有後世工廠的概念,更不會想着針對不同的客戶羣體提供不同檔次的產品與服務。
放下水杯,他說:“咱們的作坊要做大,自然要讓更多人能買得起,願意買。價賤的要做,雖然利薄,但能多銷,更易打出咱們作坊的名聲。價高的也要做,如黃花梨、紫檀這些更要定做,可連牀架子一同包下,做雕花裝飾等等,如此各樣的人家都會來我們作坊買牀,豈不是更好?”
師傅們不懂經營,聽了宋菽的話,只覺得各樣都能做,好像挺好。
掌櫃卻是懂生意的,這一番話讓他醍醐灌頂。
所謂各花入各眼,他們就做各樣的花,賣給各樣的人,這樣一來買家就會更多,作坊的名聲也能更大,賺來的錢帛必定更多。
這道理並不深奧,可他爲何沒有想到呢?
楊劍今日難得早來,正巧聽見宋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