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山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禎十三歲登基,比起其他宋國君主,妃嬪實在少得可憐,他不是第一次做父親,事實上龐妃所生的小公主也不是他第一個孩子,只是其他的孩子都沒能成活。
按照皇室的規矩,早夭之子不計其名,所以雖然前頭已經有了好幾個“長公主”,但如今宮裏也只有一個活着的小公主,趙禎有一段時間接連喪了三個孩子,在十七八歲精力最旺盛的少年期,他有整整一年都沒碰過女人,後來大約是想通了,也有可能是不想去想了,納了龐妃,又封了兩個美人,偶爾也去宮外獵豔。
宋朝開國不久,正是鼓勵生育的時候,貧家急着嫁女,富貴人家也怕耽擱花期,正當年紀的婦人生產都是在過鬼門關,更別提那些身骨都還沒長成的少女,不是沒人知道少女不適合生育孩子,但在上層階級平均壽命都不過六十的時代,誰家能把女兒留到根骨長成的年紀再出嫁?
例如包拯,他的原配夫人就是早逝,朝中的士大夫們十個裏也有八個續過弦,這還是生活比較優渥的階級了。
帝王少子有時候也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妃嬪入宮的年紀都很小,少女的那幾年是得寵的花期,而等到了生育的最佳年紀,已經算是後宮的老人了,入宮的新人仍舊青蔥水嫩十五六,生下的孩子豈有健康的道理,古來的多子君王,其實多半都有些喜愛年長婦人的癖好。
趙禎至今還沒生下皇子,倒不是他貪圖新鮮,而是和郭皇后一批的妃嬪大多喪過孩子,他不大願意去,偏偏這些人的年紀纔是最合適生養的,之前他沒有親政,大臣們也只好從後宮方面催促他,越催越喪,越喪越催,成了個悲劇的循環。
對於既醉懷孕這件事,趙禎極爲重視,洞房也省了,太醫院在職的太醫在殿外直接排成隊,得出的結論大差不離,娘娘身子骨非常健康,脈心有力,沒有絲毫不好的徵兆,加上……前頭還生過兩個孩子呢,這第三胎理應更加順遂。
趙禎聽了滿耳朵的生育醫理,看着愛妃妝容精緻的美人面,腦子裏忽然升起一種不合時宜的念頭:怪不得民間生育過孩子的寡婦受人追捧。
想起寡婦,就想起那個死掉的陳世美,趙禎不怎麼介意陳世美這個死斷袖,但確實有一點心虛,畢竟愛妃當初來到汴京的時候,陳世美可還沒死呢,雖然其中的因果比較複雜,但從結果來看,他殺人奪妻的事蹟也許是要被記入帝王野史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