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吳天來到前線後,勘查了上黨郡的地形地貌後,心中苦笑無比。他上任時,並沒有立即上任,而是祕密到了上黨勘察地形,最終得出結論。趙國確實失去了所有的優勢,尤其秦國囤積糧草在野王,至少還可以堅持半年,大秦今年的秋糧又是一個大豐收,八百里秦川之地的富庶,乃據諸國之首。
後世爲何只罵趙括而不罵廉頗,背了兩千年的罵名,的確委屈極了。而且趙括是爲國捐軀,也算是死得其所。其實歷史上對趙括的咒罵是非常不公平的,至少第一個承擔長平之戰的人非趙王莫屬,其次纔是趙括。後面的廉頗、趙勝、藺相如都有過,既然決定要打,大兵進駐上黨時,趙軍就該立即發起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打野王,輕騎兵是趙國最爲犀利的兵種,也是趙軍精銳中的精銳。趙軍素來崇尚進攻,只是各種因素導致了戰爭失衡。趙王當時並未下定決心要拿下野王,與秦國徹底撕破臉皮,來個戰略對決,誰勝誰就是未來的霸主,誰纔有資格一統天下的資本。
趙王的優柔寡斷,既想與秦國爭奪天下,又擔心失敗,患得患失而錯失良機。當時秦軍的總指揮是白起,在趙軍出兵上黨後,趙軍未曾率先對秦軍發起猛烈的攻擊,在野王比較適合於輕騎兵作戰,反而不利於秦國的重步兵和弓弩兵作戰,白白浪費了一次大好的戰爭良機。
吳天心中不想評價廉頗,廉頗素來以穩健爲主,恰恰他這樣性的格導致了秦趙的持久之戰。國力相較秦國而言,趙國就弱了。魏國、韓國、楚國都被秦國打怕了,有點苟且偷生,得過且過的鴕鳥心態。也只有趙國敢於迎戰,偏偏趙王並沒有下定最後決心奪取秦國東進的河東和河內地區,反讓秦國得了野王,而趙國只能防守於上黨。
上黨崇山峻嶺,數百里的太行山,導致了趙國的騎兵無法發揮應有的機動能力,反而有利於秦國的重步兵作戰。秦國的重步兵兵甲犀利,天下馳名,戰略天平漸漸地向秦國偏移。
廉頗意識到失去了主動進攻的機會,立即採取了防守態勢,不得不與秦國打起了消耗戰,企圖以此威脅秦國,讓秦國退兵。但是秦國也是王八喫秤砣鐵了心,竟然堅持了下來,野王反而成了秦國進攻上黨的重要糧道。
廉頗雖然沒有透露出戰略上的決策錯誤,但是心中已隱隱有了意識,吳天這才使用苦肉計,然後陰秦軍一把,反正白起對他並不瞭解。他又是第一統兵,白起要是不試探一下,那白起就不是秦國的戰神了。
現在秦國完全啓用了白起作爲總指揮,王齕和王陵均是副職,並且白起坐鎮中線,而西線卻換成了王陵、東線王齕,三人都是秦軍中的老將,戰爭經驗極其豐富。吳天獨自一人坐在營帳裏面,忽然許厲掀開簾子走了進來,面露喜色道:“相爺料事如神,秦軍今晚果然來劫營了。”
吳天指了指旁邊的位置,笑了笑,他似乎並不無喜意,淡然道:“喫了今晚的大虧,白起就會重視我了。唉,邯鄲城內恐怕又要風言風語,趙王又該猶豫不決,到底要不要立即決戰而傷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