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春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兩部電影從目標上的追求就不同。《吊橋效應》的定位是商業片,拍攝週期短,票房賣座就好了,口碑只是錦上添花的添頭。而《飛躍地平線》則完全相反,是Richer Oh沉澱兩年後,用心籌備許久的新作,以超越自己曾經的成績爲目標,衝擊國內外電影屆最高獎項大滿貫,票房如何反倒並不重要。
作爲亞裔女導演在國際影視圈穩穩佔得一席之地,Richer Oh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電影不僅只在國內上映,而是將在全球範圍公映。
《飛躍地平線》的定位是文藝片,全部實景拍攝,無任何後期綠幕,拍攝地點在南方偏僻到多數人沒聽過名字的一個小鎮。
秦陸坐飛機到了近乎最南邊的拉爾薩,機場內冷冷清清,落地後能感受到夏日雨後撲面而來的溼氣。
他從氣溫已降至零下的淮京過來,甫一接觸潮溼悶熱的空氣,有些適應不來,先將羽絨服和毛線帽都換了下來,助理要幫忙接過去,但他自己手裏還有自己的衣服要拿,秦陸就搖搖頭自己抱在懷裏。
他雖說怕冷,熱倒是不怕的。
拍戲的小鎮遠離城市,飛機只能就近飛,秦陸帶的行李只有一個小號行李箱,出機場後還要再坐近四個小時的車。
來接他的是劇組那邊的工作人員,開車時不愛說話,秦陸將窗戶落下來看向連綿不斷的海岸線,經年未修整過的盤山公路並不好走,很多處都沒有金屬護欄,窗外就是峭壁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