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文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轉機後,丁一在W市機場下了飛機走出通道,人頭攢動裏有人喊:“丁老師。”以前的學生現在的教授洪濤使勁揮舞着胳膊。一見面,洪濤和一個一起來的年輕人將丁一的大包小包都攬在手上。洪濤向丁一介紹說這個年輕人是今年剛進校的博士生,想進自己的實驗室。大家握了手,一起來到停車場。洪濤領着丁一來到一輛銀灰色的嶄新大衆小轎車旁,打開車的後艙門,手腳麻利地將丁一的行李都塞了進去。
洪濤開着車,沿着寬闊的大道奔馳,丁一遠看近看一片灰濛濛的,沿途的景色看不大真切,讓人感到壓抑。坐在車裏,丁一心裏有點感慨。早年間國,都是單位派車來接,專門司機,搞得很有地位似的。那時洪濤還是一個學生,第一次見到自己戰戰兢兢。他們學校把他推薦給自己進行聯培養,在自己的實驗室工作。小夥子勤奮異常,關在實驗室不出來,一年多就發了四篇影響因子在5以上的科研論文。在美國做研究生時,他買了一輛二手老爺車,高興得不行,說到美國一下子就進入了有車族。他經常開着車帶其他同學或訪問學者去超市買菜,有人國或新生來校,大家都找他幫忙,人氣很旺。後來大家選他當了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席。
看着洪濤漂亮的車,丁一說:“你這新車比我的還高級。收入不低呀。”
“剛買的。學校的公車太破,不好意思派出來。”他沒提收入的事,大概旁邊有學生。丁一知道中國教授的灰色收入很多。
洪濤畢業後想在美國留下來,丁一勸他國發展。結果洪濤心不甘情不願地到了中國。那時國的人才不多,給了他一個副教授的職位,另外配備了兩居室。當然這其中丁一的推薦信起了很大的作用,外加洪濤在國外的科研論文質量比國內的同行都高。剛國時,洪濤有點焦頭爛額,學校答應的科研經費遲遲不到位,跑斷了腿,上邊還在推磨,這好像是中國的普遍現象。沒有辦法,洪濤只好過頭來請丁一幫忙,申請科研經費時掛丁一的名,用的是他在國外的科研題目。丁一自然不遺餘力,把名字掛在洪濤的科研項目上面。因爲中國的科研水平普遍低下,洪濤很順利地申請到了兩筆經費,一個是青年基金,一個是面上項目。要論文有論文,要項目有項目,還時時請丁一到學校做報告,搞得風生水起。學校的領導很開心,另眼相看,不到五年,洪濤就被評上了正教授,現在一個人帶十幾個研究生。在國外,丁一也就只有兩個研究生,三個博後。所以洪濤非常感謝丁一當時堅持不讓自己留在美國。那時以爲丁教授不近人情,現在方覺乃至情至理。
“丁老師,我已經爲您在學校的學術交流中心安排好了住處,您先休息整理一下。六點鐘我來接您去喫晚餐。”
進入了市,高樓大廈林立,許多正在新建的樓盤一片一片赤裸裸地佔滿了天空。滿街機動車輛擁擠鳴按喇叭,電瓶車,自行車和行人各行其是,相穿而行,雜亂有章,居然沒有交通事故。丁一有點頭暈目眩,每次到中國他都有這種感覺。以前他嫌中國太破爛,太落後,現在則嫌它太現代,太喧囂奪目。丁一居住在美國一箇中等城市裏,到處都是花園洋房,空氣新鮮,市也就那麼大一點點,街道清潔,沒有那麼多高樓,將空間都讓給了藍天白雲。每天上下班,隨着有序的車流家,是一種享受。到了週末和一幫朋友打太極拳,跑步,心曠神怡,心情愉快。中國曾向他過許多的工作機會,長江學者,千人計劃,院長,董事長,形形色色,他都婉言謝絕。這一輩子,丁一隻想安安靜靜地做學問,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學者,一個純粹的人,在科學的高峰上攀登探。他知道,這一輩子只有在美國纔能有條件滿足自己的這個心願。
慢慢車前面的街道熟悉起來,醫學院的大門口人進人出,有兩個警衛各站一旁。洪濤刷了一下卡,欄杆就開了,警衛示意通行。經過校的遮天綠蔭大道,車在學術交流中心前停了下來。這是以前一個招待所改裝的,丁一以前住過。洪濤到前臺辦好了入住手續,博士生搶着將行李搬到了樓上房間。房間一個臥室,一個會客室,豪華型,皮沙發辦公桌齊全,頗爲愜意。
臨走時,洪濤遞給丁一一個手機,“丁老師,這個給您用,和人聯繫方便一些。”丁一謝謝他想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