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先秦大將軍蒙恬發明毛筆以來,毛筆的原材料隨着各地物產以及承載的工具、油墨的材質變化也幾番變更。
早期的毛筆多書寫在堅硬的竹簡木瀆之上,因此選取的毛料質地也較爲堅硬,多爲鹿毛馬毛,後期開始有了在絹帛上書寫的需求,於是有了兔毫。
而等到唐宋之時,紙張作爲載體漸漸普及開來,爲了避免剮蹭紙面,堅硬的鹿毛馬毛基本都被淘汰了,人們開始更多地使用兔毫以及蓄墨能力更勝一籌的羊毛。
雲南此地的野兔數量算不得多,這些日子以來木白總共也就套到過三次。
兔肉加餐,兔皮經過處理做成了小斗篷,剩下一些邊邊角角位置的兔毛雖不多,但做上幾支筆還是足夠的。
其實因爲南邊有好幾處天然草場以及本地遊牧民族飲食喜好的緣故,雲南的肉製品也多以羊肉爲主。
雖然羊毛多是用來編織毛衣,但基數在,羊毛對比其餘的原材料已經能說是廉價了。
因此,羊毛也就成了本地人制筆的主要原材料。
正因爲最常用的兩種原材料清潔後多是白色,木小文才會奇怪爲什麼這次自己阿兄找來制筆的毛毛顏色不一樣。
木白將一撮塔狀的筆頭伸到木文面前,示意他摸摸。木文聽話地伸出小胖爪,一碰之後立刻驚奇地說:“硬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