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家雖然大概率還是農人,雖然感情不如過命交情一般深厚,但起碼是能在稻花香中聚一聚喝上一杯的關係,屆時,比劃一下身手,比比誰家兒郎最爲優秀,那小日子不也挺美的。
不過,雖然心裏頭這麼想,但新王朝歷來有給前朝制度打補丁習慣,在建立大明之初,洪武帝覺得只要找個好官做丞相就可以避免前元出現的問題,因此,他在建國初期只是微調了下元朝的行政機構,將其如同衛星般的行政規劃恢復到樹枝形,依然保留了丞相制度,但後來洪武帝發現,丞相這個存在是他搭建起的行政機構中最不穩定的一環。
如果遇到一個堅貞能幹的,那麼整個班底就是頑固如磐石,但如果遇到一個貌忠實奸的,那麼整個機構就像是個蹺蹺板,一個不好隨時可能傾塌。
而最糟糕的是,這二者會悄然變換。
就像是李斯在始皇帝手下是最優秀的輔臣,到了二世手中卻成爲奸佞一樣,人的變化不過是一念之間。
朱元璋不相信一切當官的人,他只相信自己的血親們,所以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他立刻動手砍除了這個傳承了千餘年的職業,然後將整個國家的壓力都放在了皇帝身上。
君相合一的結果就是皇帝忙成了陀螺,成爲了大明幸福指數最低的人,其工作量之大就連工作狂加上精力過人的洪武帝都喫不消,更別說後人了。
而且這還是禮儀、祭祀相對簡單的建國初期。
這年頭的官員大概都和當皇帝的有仇,總要想方設法地給皇帝增加負擔。自從應天府增加了惡一個祭壇後,禮部的官員就開始將增加祭祀儀式作爲了日常上奏內容,每隔幾日就要申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