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唱歌的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升城市內涵的辦法不僅僅是蓋高樓,更重要的是強化城市的文化內涵。隨着時代的發展,海西師範學校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喧譁,變得門庭冷落。方佰鴻到海西的時候曾經到海西師範考察過一回,回來後腦子裏突然有了以海西師範爲基礎辦大學的想法。
想法的產生往往是一瞬間的事,可落實起來就未必了。建在老城區的海西師範肯定不適宜辦大學,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新城區重新擴建。楊萬福當市長的時候唯一跟方佰鴻尿到一個壺裏的就是在新城區建設海西學院。因爲聽說楊萬福跟新城區的關係非常複雜,方佰鴻便暫時擱置了自己的想法。等老魏當了市長,這個想法又被提了出來。
省教育廳同意海西市委的想法,也想在這裏建一所二本學院,不過他們答應的僅僅是幫助辦理學校的論證已經審批等手續,其它的要靠海西市自己想辦法。
未來的海西學院是省教育廳直屬單位,這就意味着海西現在掏錢建大學肯定是賠本的買賣,建成了然後交給省教育廳管理,最大的贏家是教育廳纔對。
市長老魏在這個問題上跟方佰鴻爭執了很久,雖然他也同意建大學,但無論如何也要省裏掏錢纔行。綜合老魏和省教育廳的意見,方佰鴻找了找省政府分管教育的副省長,又找到了省長和省委書記嶽紅年,磨磨蹭蹭大大半年,省裏終於同意投入三分之二的資金,剩下的由海西市自己負責。三分之一也不是小數目,四個多億,老魏同樣心疼。要不是方佰鴻虎着臉要他放眼大局,這事說不定又要擱置了。
因爲資金充足,工程建設進度神速,方佰鴻先後到新城區去了三次,每去一次都能看見新的變化。前前後後算下來,從動工建設到正式竣工,海西學院的建設工程也就用了一年多時間。
寬大的*場、造型奇特的圖書館、各類活動場館……雖然比不上大地方名牌大學的規模大,但該有的全有了。方佰鴻很是自豪——到老到死別人也許不會記得你做過什麼官,但肯定有人記得你曾經創辦了一所大學。
雖然省裏沒有明確自己下一步的去處,但方佰鴻已經做好了捲鋪蓋走人的打算,但是在臨走前最想做的就是看着海西學院正式運作。老魏跑了一趟省教育廳,結果卻不怎麼令人滿意,原因是老魏要求至少要安排一名海西的正縣級幹部擔任副院長職務,可省教育廳卻主張所有的院級幹部都由省裏配備,跟海西沒有任何關係。
海西學院是正廳級建制,跟海西市委、市政府平級。在如何配備學院幹部這個問題上,方佰鴻既同意教育廳的主張,也同意老魏的看法。建設海西學院市政府是出了錢的,應該有一定的決策權,但是大學又不同於別的部門,應該有其獨立性。在郝龍梅的協調下,省市兩級終於達成了協議:學院書記、院長人選由教育廳決定,報省委組織部批准,海西市委可以推薦一名副院長以及副書記人選,報省委組織部批准;中層幹部除教學管理部門外,可以適當安排海西當地幹部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