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梅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瞻被殺一案審到一半,出了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劉璋和贏燁打起來了。
劉璋給出的雙方發生摩擦的理由簡單得讓人覺着不可置信——爲了鹽。
半個月前,贏燁突然派人到兗州邊境小鎮上劫掠,抓了一百多百姓讓劉璋用一百引鹽去換。
長安一開始不知道鹽引到底是什麼東西,瞭解之後才知,一引鹽差不多就是三百斤鹽,一百引鹽,用長安習慣的計量單位換算過來,就是十五噸鹽。
按如今的鹽價,十五噸鹽也就一千五百多兩銀子,可問題在於,如今食鹽緊缺,有價無市。加上劉璋那性子,一百多百姓的性命根本不在他眼裏,當時便派軍隊還擊了。
慕容泓問了大司農慕容懷瑾才知道,大龑主要的鹽產地就是濱海的雲州和福州,其他地方雖也有井鹽和池鹽,但經過十多年的戰亂,百姓流離失所,一些鹽井和鹽池就荒廢了。而井鹽和池鹽的製作過程相對複雜,尤其是井鹽,如今雖有朝廷的大力扶持,還有好些鹽井和鹽池並沒能恢復正常生產。
鑑於當初先帝跟福州真正的統治者陳氏家族簽訂的協議,福州並不免費向大龑供鹽。自雲州叛變後,福州供給朝廷的食鹽不僅越來越少,而且價格越來越高。所以兗州和益州的這場爭端,其實不過是將食鹽緊缺將會帶來的問題提前放到慕容泓面前而已。
關於戰還是不戰的問題,朝廷上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爭論。
而劉瞻的案子就這麼被壓下來了,除了負責秋闈的文官降職的降職丟官的丟官外,張家鄭家安然無恙。
冒險殺了人卻沒達到預期效果,長安心裏那個憋屈就別提了,但想起鍾羨,又覺鍾羨會是比她更憋屈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