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浪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呵呵”地笑,隨即開車帶着她們倆去到我的那處別墅。
“哇!真漂亮!居然還是獨棟的。馮院長,你當時買成多少錢?”站在別墅前面,戴倩驚歎着問我道。
我搖頭淡淡地道:“兩三百萬吧。我是沒錢的,當時不是有個好岳父嗎?”
我不想說出是林育和洪雅當初替我買的這地方這件事情,但是卻不想給她和那位臨時工自己太有錢的印象,所以才編造了這個說辭。
戴倩也知道忌諱,所以就沒有再問了,只是接下來說了一句,“現在這別墅價值起碼八百萬。”
這下輪到我驚訝了,“這麼值錢?”
她點頭,“嗯。還會漲的。城市中心區域的別墅是稀有資源,你想想,如果把這塊地皮修成高樓的話可以賣多少錢?這其中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瞭。馮院長,你可是睡在金屋裏面的啊,就缺佳人了。”
我苦笑着說:“你這小丫頭,別胡說。”
現在我想的倒不是我這房子值多少錢的事情,而是我即刻就想到了洪雅:她的投資眼光可真不錯。不,準確地講應該是林育的投資眼光很厲害。而且我也可以相信,這裏的那家大型超市的增值空間或許更大。所以,對於有些人來講賺錢並不是什麼難事,因爲他們在投資眼光上面有着先知先覺的能力。
其實,多年後不少人提出讓官員公示其財產的呼聲一直讓政府難以實施的原因也在於此。在官員裏面固然有不少的人是通過受賄或者其它方式的利用職權獲取財富的,但是也有不少官員的財產是來源於投資。官員所站的層面和高度不一樣,他們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更敏感,所以他們的投資眼光不但準而且往往還比較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