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百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秦遠方最終說道:“雖然有翻新的跡象,但它很很符合隋唐時期的銅鑄造像,看來歷史比你們估計的還要悠久啊。”
隋唐時期銅鑄造像,頭扎蓮花冠,臉龐發圓,腮發胖,高額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寬衣下着百褶裙,垂於雙足。座下有雙層4足高牀或單層4足,項或背光爲較粗的尖楣形。
金董聽得雙眼發光,問道:“秦先生,那你覺得大約能賣多少錢?”
秦遠方回道:“這些就得見仁見智。我記得在去年,有一隻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估價6000萬港幣,是爲一時的轟動。”
“6000萬港幣!”
大家聽得震動不已。
秦遠方進一步解釋道:“國內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後啓動的,直到2004年纔開始體現出它的優勢。當時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銅佛像以1798.375萬港幣落槌,2005年帝都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銅藥師佛坐像以1100萬元人民幣成交,創下內地拍賣市場佛像成交最高價。2006年10月,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一尊15世紀初明代早期體形最大、手工最細緻的銅像——明永樂釋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億港元的價格落槌,這些拍品的高價成交極大地帶動了金銅收藏拍賣市場。”
金董回憶了一下,拍掌道:“我想起來了,我曾接到一份報告,報告裏建議我投資古鎏金銅佛像。因爲根據市場調查,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器型獨特、紋飾精美,國內收藏界多數人把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奉爲瑰寶,而對明清時期的銅器卻不甚重視。然而,西方學者卻十分看重明清銅器,他們更把這段歷史叫做‘中國銅器文化的文藝復興’。除了名揚天下的宣德爐之外,明清時期鑄造佛像的技藝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併成爲當今古代佛像投資市場的主體。”
“多謝指點。”
秦遠方還不知道金董說的這份資料呢,更不知道明清時期的古鎏金銅佛像是國際市場的投資熱點,可謂是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