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心點啊……”劉同江有些擔憂的回頭提醒了陳立一聲。
陳立笑着點了點頭,這樣的筒子樓他也並不陌生,小時候在青泉跟着父母都沒少住。
這樣的筒子樓,都是從前的單身宿舍,由於企業、單位解決不了單身職工婚後住房問題,逐步把單身宿舍樓演化成了筒子樓。
走廊上房門對着房門,內裏只有公廁和公共水房,人口多的兩間,少的便是一間,房間裏不設廚房和獨立衛生間。
各家做飯都擠在走廊裏,擺了一張小方桌切菜、配菜,桌子旁邊是爐子,桌子下面碼着蜂窩煤,爐子上架着鐵鍋,蜂窩煤上撒了粉筆灰,鍋碗瓢盆交響曲,各種味道混雜不絕。
再擺上些屋裏放不下的傢俱,加之燈光昏暗,本已不寬敞的走廊幾乎寸步難行。
也有一點好處,便是現代社區裏絕體會不到的,那便是鄰里間的親密,誰家改善生活,做了好菜,全樓都能聞到,來個親戚,去個朋友,大家也都一清二楚。
陳立雖然已有心裏準備,還是因爲不熟悉地形被蹭了一身灰煙油泥之後,纔算到了劉同江的家。
兩個房間堵死一門,中間打通,筒子樓裏最典型的戶型,不足二十平的兩間屋裏硬生生塞了四口人,王豔慧跟劉同江的老母住在生了煤火爐子的裏間,劉同江便於兒子一起睡在外間兩張拼成的木板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