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雨馨白了我一眼,道:“早知道你體力好我就讓你揹我走了。害我傻乎乎的飛得這麼累,實在不划算。”
第二天水手們已經將所有的東西都準備了齊全,於是我們又重新回到了遠征巴比倫的行程上來。水手告訴我們由於前面已經沒有多少可供歇息補充的地方了,所以我們也許要在海上待上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自從發生了那件事以後我便也很討厭在海上漂泊了,人的生命實在太渺小了。每每坐在船頭我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生命脆弱得不知什麼時候就被一些不可抗拒的力量帶走了,甚至不給你一點先兆。
“我真的能戰勝海若嗎?”我曾經無數次的這樣問過自己,雖然師父說過只要練成九天*那是絕對不成問題的。但是如今面對着這一望無邊的大海我又疑惑了,如果說海若真的是這海的化身我更本沒戰就已經輸了,我更加沒有資格談什麼報仇了。海浪拍打着船身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好似一個母親撫摸着自己的嬰兒一般,但是誰有知道她什麼時候會發起火將這艘船吞沒在自己的最深處呢?
爽朗的海風吹來讓我想起了很多以前的父親對我說過的東西。“人的生命啊,就像那大風中的蠟燭一樣脆弱。所以人們爲了生存纔不斷的進取,你別看現在科技好像很發達的樣子,也別以爲那些所謂的人定勝天之類的話。不錯,現在的科技確實很進步了,但是充其量也不過是在我們這蠟燭外面加上罩子。一層不夠兩層,兩層不夠三層……但是如果遇上了颶風,人類又能做什麼呢?還不是隻有等死。所以我們現在沒死真是上天的恩賜了,更加應該珍惜活着的時光,不是嗎?因爲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亡就降臨了。”父親如是說。
相對於母親信奉的諸如什麼“生命承可貴,愛情價更高”之類的人生觀我還是覺得父親說得更爲現實,也更爲殘酷。
原來人類的發展史不過是人類掙扎着活下去的歷史啊!古代的人們對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的敬畏,比如大海。就拿我身邊比較熟悉的王華夏來說吧,他一直堅信在海底有一個海底文明,並且樂此不疲的在這個研究上耗費了大量的金錢。以前我總認爲他是科幻小說看多了,不過現在我也相信這些東西是存在的了。因爲畢竟在我身上已經發生了這許多難以想象的事,還有什麼都西是我不能接受的呢?
王華夏總是認爲無風不起浪,一切科幻和神話都是有依據的,如凡爾納大師的經典《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海底兩萬裏》。他說這不僅只表現了人類對大海的探索精神和美好願望,更加說明了凡爾納是個天才科學家曾經也和他一樣做過海底文明的研究。至於柏拉圖的《理想國》更是被他說成了失落文明的徹底研究文獻,連針對這方面的書都出了好幾本了。
今天坐在海上乾脆說一說海的故事吧。首先衆所周知的海是生命的起源地,從古至今海一直爲人們所敬畏的,人們認爲其神祕,博大,浩瀚……
中國古代認爲海上有衆多仙山是仙人活動的地方,西方則以爲海的盡頭也就是世界的盡頭了,他們認爲世界其實就只有一塊所謂的中土大陸,周圍都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