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剛纔看的這篇叫《二丫與蘭蘭》的小說,我感覺就是一種新的風格,這種風格到底好不好,我覺得大家可以在閱讀小說之後進行討論,而不是一看不合以前的風格,立即將之槍斃。”
“啪啪啪啪……”衆人聽到此處,立即熱烈鼓掌。
其實請到小會議廳來的,基本上是青壯派,屬於渴望變化的人。至於像鍾明纔等,則更是看到了此前文藝現象的危機。
座談會到此結束,但會議上發生的事情卻還在發酵。當《華夏文學》主編從相關渠道聽到首長對小說《二丫與蘭蘭》的評價後,立即決定將《華夏文學》當期雜誌提前半月印發,爭取在會議期間出版,讓每會與會代表都閱讀到。
與此同時,最早得到這一消息的鐘明才與辛正格,竟然從本單位的備用稿裏,各自看到了一篇署名安嶺的小說,而且篇幅與《二丫與蘭蘭》都差不多。其中一篇叫《英嫂》,另一篇叫《媚兒灣》。
鍾明才和辛正格各自看完作品後,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借會議東風都把這個稿子發出來,但由於《勝利》與《現代》都屬於雙月刊,刊期有些問題,主要是新的一期內容還不夠。於是,兩人決定把安嶺的稿子都送到《華夏文學》,由華夏文學出一個專輯,向第四屆文代會獻禮。
而且,兩人準備親自捉刀,爲安嶺的這組小說寫一個評論。也表示他們是這一文學盛事的參與者。
兩人這一商量,陳廣文自然沒問題。而《華夏文學》主編有問題也沒問題。幾人在緊急磋商一天之後,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事兒,應該通知一下作者本人。
這當然不是個事兒,鍾明才一個哥們就在天西宣傳部做副部長,一個電話就從帝都打到了龍南,同電話到來的還有一個傳真文件。
傳真文件是請天西宣傳部轉給安嶺的,是要求安嶺在接到傳真3天內將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創作談並交到天西宣傳部,由宣傳部電傳回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