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陳懷安雖然沒有直接給陳榮華指明道路,但也給了他一個念想:“榮華,你這三個問題,爲父也想不透徹,我在牛棚中認識一個朋友,他應該是這方面的高手,這次出來後會調去帝都工作,正好你把從鳳棲拿回來的木耳捎上一袋,我帶你去見見我的老友。到了那兒後,你可以問他。”
“好的,爸。什麼時候去啊?”陳榮華聽到有高手解惑,當即高興起來,恨不得立即獲得答案。
“晚飯後去吧。”
晚飯後,陳榮華背個軍挎包,裏面是約半斤木耳,以及一根約20年的野山參。青山的深山區內,有野生參生長,但數量稀少,不容易遇到,陳榮華也是在幫了一戶農家後,別人拿這一根野山參感謝他。
後來他打聽到,這根野山參竟然可以賣到20塊錢。本來想反這根野山參退回去的,但想到母親身體不好,他就給錢把這根野山參買了下來。但對方無論如何都只收了15塊錢,也算是彼此都承情了。
陳懷安這個牛棚裏認識的朋友,比陳懷安要年輕幾歲,陳懷安是經濟學專家,但是研究學問的,而他這個朋友也是經濟學專家,不過卻是研究政策的,也即是經濟政策方面的專家。
有人聽到這個就懷疑上了,這二者不一樣麼?答案是,這二者真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