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凡是要貨的,請先將此前銷售的雜誌貨款結清後再發貨。另外,立即讓印刷廠加印5000份,不,加印1萬份雜誌。”
樊興平駕了好大的勢,終於說出了加印1萬份的數字,當然,他也想到了如何止損的問題。這說明,樊興平還是很合格的職業經理人。
不過,樊興平所加的1萬份,也僅僅是賣到下午3點,此後又沒有貨了。不得不又讓印刷廠直接加印2萬份。
就在印刷量已達8萬份時,樊興平再次接到發行部電話,這個電話,不是加印,而是在發行的問題。
一個正在香港辦事的臺灣出版業人物,早晨在看到市面上新上市《東方故事》時,順手買了一本作“研究”。他利用休息時間研究的結果,就是迫不及待要把這份雜誌原封不動地引到臺灣。
“引進到臺灣,好啊?你可以到我公司,詳細面談。”樊興平熱情而有剋制地說道。
熱情,表示他很樂意把雜誌賣到臺灣去;剋制,就是我想賣到臺灣,但方法卻是多種多樣的,同你談得好就合作,談不好另外找人便可。
臺灣這名出版商人名叫蔡耀文,與後世臺灣地區某人只相差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