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安嶺面對這六本厚厚的資料,也讀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相當於受了一次技術發展的洗禮。
讀完之後便是決策。決定上馬哪一項工程,應該說是決定先上馬哪一項工程。
電器,包括家用電器,在八十年代末將會呈現一個井噴現象,初期很賺錢,但好景只有幾年,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其競爭就白熱化了。
而且,家用電器譬如彩電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日本手上。而日本是一個特別擅長於精細化的民族,安嶺不覺得自己能夠可以同日本競爭,事實也如此哪怕21世紀華國生產的彩電冰箱賣到了全世界,但最重要的幾項技術,依然爲發達國家壟斷。
所以,安嶺是不太想去擠家用電器的。畢竟國內一起去擠的企業已經足夠多了。
電器之後,便是電子產業。但電子產業所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廣,此外電子產業與電器產業也密切相關。這個產業,安嶺一定要介入,而且還要把握住機會爭取做到全球一流甚至領先。但安嶺並不是全部介入,而主要是集中在與無線通訊相關的電子技術方面。意思是,安嶺的電子產業佈局,其實是通訊技術佈局。
但現在直接投入數億美元進入移動通訊佈局,貌似還太早。華爲在1987年成立之時,好像是一個小小的代工廠,那時起步都不晚,而且還是摸索着前進的,後來能做到全球企業第129名。想來自己有“金手指”加成,成就超過華爲,甚至超過三星,逼死蘋果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項是計算機工程。此時介入計算機時間正好,但計算機真正從硬件生產而言,是可以“截胡”的,也即可以中途上馬,不一定非要去做一些基礎性佈局。此外,後世與計算機和移動通訊爲基礎的互聯網產業纔是必須要追捧的。
但上計算機的時間卻也不急。
機械、汽車項目,二者投入太大,而且再等兩年也不要緊。主要原因是汽車這一塊,現在上馬效果也未必好,而機械太過龐大,後世華國好像也一些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