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安嶺隨着對西嶺茶葉瞭解的加深,覺得很有必要提前佈局茶葉產業,安嶺的目的不是賺多少錢,茶葉業再暴利也不過是農業項目之一,怎麼可能有高科技賺錢啊?
但茶葉產業包括他的茉莉花產業,卻與他的“山清水秀”之理念有着天然的同一性,所以這是安嶺必須要做的項目。
至於安嶺此前想象的“衝白河電站”是否也由“東方貿易”投資的問題,卻被惠特妮和安妮兩人聯袂給否決了。理由很簡單,華國並沒有在能源方面允許外資進入的政策,哪怕與地方政府達成了合作,其風險也非常巨大。
最後,安嶺也不得不放棄這一項目,因爲他突然想通了,後來的那些各地的“小水電”好像真還沒有外資,而是民間資本的投入。
但這個項目,最後被西嶺縣委縣政府寫進了“備忘錄”,將盡快啓動前期論證。
沒有誰知道,總部於深川的“東方貿易”,僅僅是安嶺的一種心意之作。
夢境重生的安嶺,有一種執着的心意,這就是不能讓農民太苦了。這個念頭,萌芽於自己的老家臥虎嶺和鳳棲鄉,那個九十年代中期才通電的鄉村。
同樣,也是這個心意,讓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到最邊遠最基層的農村,讓他深切地感受着農民的苦難與困惑。
華國的農民,歷朝歷代貌似都有不低的地位,但真切地講,他們比所謂的賤業商人更慘,他們實際上是生活在一種“囚籠”之中,這種“囚籠”在過去是二畝薄田,是宗法社會,是需要“路條”才准許出村的人;而到了現代,這種“囚籠”依然存在,這就是“戶口”,哪怕就是農民已經是二代在城裏打拼了,可戶口簿上依然寫着“農業戶”三個字。
對有些東西,安嶺人力有限,難以改變,但對於純經濟方面的問題,安嶺總是能想到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