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早約90名(布達鄉30名)去深川“東方動力”務工者,惠及90個家庭,每個家庭每月至少增收50元以上的現金收入,這在此時,完全就是一筆鉅款。
此後的500名建築施工隊,每戶家庭至少每月可以增加30元淨收益,這同樣是一筆鉅款。而且去建築隊,並沒有文化方面的要求。這讓文盲子弟有了進城掙錢的可能。
真要說起來,大規模農民工的出現,要等到1992年之後,至於像西嶺這樣的邊遠縣份,至少要到95年之後纔可能成規模外出打工。
安嶺此舉,等於是讓衝白河鄉或西嶺縣提前10年連接上了城市發展。而且是有計劃、規劃地連接。
接着是安嶺要來學校建設款,改造全鄉小學廁所,此舉惠及每家每戶,孩子上廁所,家長再也不提心吊膽了。而華國向來有個傳統,那就是很看好興教助學的舉動。安嶺重視教育,重視孩子的安全,正好觸動了喫瓜羣衆內心裏最柔軟的部分。
再接着,就是安嶺的“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此時各村喫瓜羣衆正在接受培訓,譬如每家每戶栽種茉莉花,樹苗由公司提供,技術由公司提供,等到茉莉花開時,按棵數點,每棵樹將由公司補助羣衆2元錢;此後每年每棵茉莉花樹,都會補助1元。也就是說,只要把樹栽活,等到開花,就是坐着也能收錢了。
更重要的收入在於出售茉莉花,等到鮮花開放之際,採摘的鮮花,公司將以每斤3元的價格收購,而且這個價格隨行就市,說不定每年都要上漲。
除了茉莉花外,栽種茶樹,栽種竹筍,人工栽培木耳、菌等,公司也同樣提供技術並種子,指導各家生產,而且產品也可以賣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