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稻穀裏有沒有水分?答案是肯定有。但這個水分,是萬物自然具備的水分,因爲它就是糧食的一分子,而不是多餘的沒曬乾的“水分”,糧站方用租用炒稻的方式證明稻穀沒有曬乾,其實是偷換了概念,是百分百的“坑農”之舉。
賈卉琳假大姐也提供了一個信息,她說糧站的稱有“大稱”與“小稱”從來就不是祕密。你去賣糧時,都是大稱過,一百斤少一斤或兩斤是很正常的;而如果你去買糧,特別是領取救濟糧或購買“返銷糧”時,一百斤給你九十八斤數量,這絕對是很良心的,你睡着也要笑醒了。
聽到賈卉琳的話,安嶺突然想起夢境中的經歷。夢境中因爲包產到戶後,安家是勞動力大戶,收穫的稻穀和小麥等糧食在生產隊裏相比,是非常多的,每次曬乾糧食後,父親以及大哥二哥,包括母親在內,都會各挑一挑糧食去鳳棲賣糧,可在每次糧食過好稱後,父親安國華都會讓母親,在每一挑糧食裏在倒入一兩斤,說是鳳棲的糧站“稱旺”,如果不添一點到時數量就可能不夠。
黨委委員祖桂良大多數時候較少發言,但這次也給安嶺提供了一個信息:“安書記,說真的,你所做的事情我都很佩服。但昨天糧站這件事,你可能有些衝動了,至少,不應該揭穿糧站‘短斤少兩’的毛病。因爲你這樣做,會得罪很多人。
雖然我們站在公家立場上,都覺得糧站確實做得不地道,農民已經就很窮很遭孽了,可糧站還要去傷口上灑把鹽。我提供一箇舊信息吧,供安書記參考。
包產到戶前,衝白河11個大隊裏有9個大隊都要喫‘返銷糧’和救濟糧。但糧站在賣返銷糧時,一般是賣出三年以上的陳糧,但卻賣的是當年了隔年新糧的價格,這個價格差異並不大,大約是每斤1分2厘;至於救濟糧,因爲糧站收不了錢,直接就上三年以上的陳糧,而且還要短斤少兩。而這兩項糧食,一年的數量大約是30萬斤。糧站在一進一出之間,就能落下數千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