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華國的農副產品,至少在2000以前在國際上默默無聞,有幾個原因:譬如好壞一起攏,不分等級;沒有環境質量監測意識,亂用農藥等;不注意商品、品牌建設;不注意包裝;流通渠道不暢,缺少現代商業手段的包裝等。
安嶺的“東方貿易”說到底主要就做上面那些內容,此外再加上引進一些優良品種,僅此而已。
譬如農殘超標問題,在華國農村或商業機構,一直缺少農殘超標的檢測,但“東方貿易”卻花大價錢在敘州裝備了一個檢測室,農特產品成熟前幾天,公司的人要分別到各農戶家大田裏採樣,如果農殘超標,不好意思,公司不收。只要處理一兩家,其他家誰也不敢亂來。
當然,農殘超標的產品,也可以在市場上銷售,國內沒人管的,但此時的蘿蔔也只能賣到2分或3分錢一斤,而且是擺攤零賣;想賣8分錢一斤,而且是一次性銷售的省時省力?那就按規矩來吧。
值得欣慰的是安嶺的這些理念,終於在華夏天西的一角,艱難地起步。
至於這些蘿蔔收好了做啥?
出路是大大的,那就是做韓國味道的華國泡菜。雖然天西的泡菜也很有名,但天西的泡菜只有鹹味與酸味,並不是國際主流口味,想要賣老外的錢,還得走其他人的路,讓其他人無路可走。
彙報會開完之後,安嶺開始找人談話。
約談的第一人是方成,因爲涉及到他是否願意跟安嶺去。誰知當安嶺說了全部情況後,先是對安嶺的調走表示疑惑與驚訝,然後是對自己能跟安嶺走,非常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