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局長,那個劉原珍,其愛人是敘州地區教育局局長,劉原珍的父親劉振國,是原敘州地區老領導,去年剛從地區人大副主任位置退下;楊素萍的愛人是敘縣原縣委書記,現縣人大主任陳澤翁。”吳育生道。
吳育生說完,就看着安嶺的臉色,可安嶺的臉色一點變化也沒有。
“不知金科長又有何事?”吳育生算是提供了一個有用的線索,但這個線索一個人就夠了啊,金世榮不可能是跟着來玩的吧。
“安局長,我發現縣糧食局酒廠有人虛開計劃內糧食票據,倒賣計劃內糧食並將錢款裝進私人腰包!”金世榮咬牙說道。
“金科長,你有證據嗎?這類事情,是要證據的。沒證據,誰也不能把對方怎麼樣。”安嶺並沒有激動。貪污,絕對是特權部門的普遍現象,而不是後世一些人說啥這個時代沒有腐敗。
“安局長,我要控告劉原珍夥同糧站站長虛報糧食報廢指標,投機倒把謀取私利!”吳育生又報了一個料。
糧食報廢指標,是個什麼東東?就是指倉儲過期變質的糧食,因爲戰備原因,這些糧食是不能動的,必須放在倉庫,可時間久了,糧食會變質,同時因爲雨漏、鼠害、黴變等都有損耗,這就相當於過去運往前線的軍糧可以“漂沒”,押往京師的銀子都有“火耗”一樣。
如果實事求是,這些“漂沒”、“火耗”都有一定數量,但問題是各級官員、經辦人員都是“靠山喫山、靠水喫水”,既然有“損耗”,損耗20萬斤是損耗,損耗30萬斤難道不是損耗,後來膽子愈來愈大,所以就有了共和國總理視察戰備糧倉,結果整座糧倉全部都敢弄虛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