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白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藝之所以成爲全國頂尖的劇院,當然有大腕的作用,一線的藝術家就不少,二三線的演員手指頭也掰不過來。
人藝演員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上臺從來不戴麥克風,英若誠、林連昆、馬羣都如此,嗓門大的簡直不得了,中氣十足!
在人藝,聲音好才能在臺上站得住,觀衆才能聽到你說什麼。
“牟老師,我的嗓音原來叫雲遮月……”東方歌舞團內,江潯很尊敬地請教着劇院爲他請的老師。
雲遮月,就是聲音到了某個位置後上不去了,這兒有鼻腔構造的問題,鼻子後頭的蓋兒打不開,頂不上去。
江潯拜過好多老師,在上海演出的空當,劇院還讓他去聽過上海聲樂研究所所長林俊卿的課,他才慢慢明白咽音發聲等原理。
回北平後,他跟中央歌劇舞劇院唱民族唱法的王嘉祥老師學過,他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農友歌》編曲,也是趙忠祥的老師。
他的方法叫“哼鳴”,用鼻子彈,把聲音打到一定位置,鼻子不通的話氣息上不去。
去年一年時間,江潯下過死功夫,每天都到後海邊上去練。
現在,爲了演好李福林,劇院又請來牟炫甫,他是80年代紅極一時的男高音歌唱家,被譽爲“東方的金嗓子”,也是是東方歌舞團的臺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