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白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啊,我演得不好……”於是之笑着擺擺手,“周萍讓我碰上了鬼打牆。”
1954年,《雷雨》在人藝首演時,於是之演周萍。
他是城市貧民出身,沒有過大少爺的生活體驗,與角色有距離,演起來總是很彆扭。
由於對人物生活很不熟悉,無法展開想象,而且越出不來戲就越緊張,表演越生硬。
“《龍鬚溝》裏的人物幾乎都是我童年時的街坊四鄰,《雷雨》裏的就不行了,特別是周家的人,他們從未在我的生活裏露過面。”
爲了排戲,於是之也曾找了家名門望族去看了幾次,談了談,只覺得聽着新鮮,引不起他任何舉一反三的想象來。戲組裏的同志們也用他們所記得的生活啓發他,同樣無效。
“我現在回想起來,我那時就像一塊溼劈柴,怎麼也燃不起火苗來。”於是之笑着看着大家,那些往事卻如火星般閃耀在他的雙眸中。
後來,戲組的工會小組在每週星期四的工會日裏,拿於是之當作重點,力爭幫他突破。但是,這種“隔靴搔癢”式的幫忙,只能是越幫越忙。
萬般無奈,於是之竟然對導演哀求說,乾脆你教我好了,你叫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