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今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沒有一點收穫感悟,文人等級並沒有提升!
狄晨心想或許是有什麼玄機自己沒有明悟,再讀一遍!
無果!
繼續讀,反反覆覆!
“人性本貪,罪於天地……”這第一篇《生存之道》是將一切罪責歸於人自身,爲天地辯解,人有罪,天地以重罪罰之,看似合情合理,但如果仔細考慮也有不妥之處,天地降一罪不知有多少無辜衆生被連累,並非人人有責,天地卻以同罪處之,多少人枉死其中,這所謂的降罪卻有些不分青紅皁白之意,通篇一味的說天地無罪,若真是如此又哪來這麼多流離失所?
狄晨的觀點是天地不仁,這篇觀點是人性貪婪,天地無罪,根本就是兩個極端,狄晨之前覺得自己的觀點太過狹隘,把自己受到的傷害放大化,可是這篇文章的觀點難道就是偏激狹隘?
從天地的角度來看這篇觀點是很正派,但是從人的觀點來看這篇文章又有些鄙人奉天之嫌。
“天地無罪,人也無罪,萬物生長自有其規律,有興自然有災,有生自然有滅。天地非仁,但也非惡,人非善,但也非邪。人活一世,疾苦也好,開心也好,即不怨天尤人,也不奉承天地,所謂生存之道便是即不順應命,也不像某些武者說的與天鬥,與地鬥,要一切隨心。”
狄晨突然之間好像豁然開朗,腦袋清明很多,自己之前的觀點偏激,但這本書上的觀點也極端,兩者中合纔是真正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