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整個搭建的過程中,徐景行真的完全沒有使用任何固定工具,釘子、繩索、套扣統統沒用,那些原木也沒有做任何處理,就是打了個架子後把那些原木給一層層的疊了起來。
別說老白這些木工有些狐疑,連安心都有點不太明白,“師父,這是什麼原理?看着有點熟悉,但又想不通。”
“你啊,虧你還是個高中生呢,連這都看不懂?”他笑着在安心腦袋上敲了一下,然後開始解釋這其中的原理。
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涉及到一丁點槓桿原理而已。如果說單純的解釋原理會比較抽象的話,大夥兒可以看看那些喜歡疊硬幣的人是怎麼疊的,用硬幣一個壓一個,完全不使用膠水等輔助工具,可以用硬幣疊出很誇張的規模和造型。
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而且疊原木更簡單,因爲原木更長,在槓桿原理中可以發揮出更強大的支撐力,只要找準着力點,搭建起來要多簡單就有多簡單。
當然,這不是他原創,而是這一帶就有類似的建築,只不過大多是橋樑一類的而已,最典型的就是木拱廊橋。
木拱廊橋也被本地人稱之爲“蜈蚣橋”,因爲橋拱是用圓木搭建的,一根根並排伸開的支撐木有點像蜈蚣腿,所以有了這麼一個形象的綽號。
在柯城南邊的泰順縣,就有許許多多的廊橋,號稱是“千橋之鄉”“浙南橋樑博物館”,而那許許多多的橋樑中,又一部分採用的就是這種純圓木搭建的木拱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