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地上的人飯量大,一百來號人蹲着餐盤一起喫飯的場景還挺熱鬧的,看着他們喫的那麼暢快,徐景行都覺得胃口大開。
當然,他沒跟工人們擠一塊,而是跟丁樹懷師徒倆一起喫的,一邊喫一邊討論工程方面的問題,主要是丁樹懷講,他聽。沒辦法,他以前從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現在卻是木工隊的領隊,這個責任可大得很呢,準確的說,這房子蓋的好不好漂不漂亮,就看他和他的木工隊了,因爲這裏的建築全部都是仿古建築,木料的使用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從丁樹懷給他的圖紙上看,整體建築風格像是江浙本地的建築跟徽派建築的融合體,牆壁是白牆灰瓦,房屋則多爲三到九架的一層斜頂平房,房屋佈局又像是首都的四合院,但院內的裝飾卻又多了些水鄉的靈秀,多有假山流水遊廊和小片的竹林。
當然,在全部二十四棟民居式建築中,只是建築風格比較統一,但房屋的佈局卻沒有任何一棟是重複的,佔地面積有大有小,房屋朝向也有東有南,最小的就是最普通的民居樣式,單層,正屋三間帶一間側屋,最大的一棟就是一座小型的園林,佔地面積快十畝了。
這些建築中,採用的是最傳統的磚木土石結構,青石奠基,磚土砌牆,木頭做梁。
當然,木頭使用的比例非常高,除了牆壁外,其他結構用的全是木頭,門窗天花板房梁都不例外,結構當然是榫卯結構的,而且全部採用古營造法式,看效果圖,是相當漂亮的。
丁樹懷是古法營造專家,古法營造是他的專業,兒徐景行隊傳統榫卯結構的使用也頗有研究,而且兩個人的水平可以說是相當的,而且丁樹懷偏重理論,徐景行偏重實踐,正好互補,所以兩個人的共同話題很多,一邊喫一邊交流,興致最濃的時候甚至忘記了喫飯。
兩個人甚至一直談到深夜才結束這場大討論,看着已經在打瞌睡的安心,一老一少相視一笑,頗有些相見恨晚的味道。這兩人,或許算不上志同,但絕對算的上是道合,他們對古建築的認知、理解兼職如出一轍,要不是時間不早了,他們還能繼續下去。
當然,分歧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