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照現代化的科學的建築理念來施工,一座九層高的塔式建築,地基怎麼也得挖到三四米深才放心,畢竟九層高的塔,高度在三十米左右,地基太淺,一陣風吹來還不得把塔給吹歪了?
別看丁樹懷是個古法營造專家,但畢竟不是非常的純粹,他在學藝的時候本身就正值國家提倡學習西方科學、摒棄封建糟粕的時代,一些涉及到宗教方面的東西更是一般人的禁區,所以丁樹懷的建築理念受現代化建立理念影響非常深。
當然,這不能說不是好事兒,能將現代化的建築理念跟傳統的建築理念融合在一起,其實能起到互補互通的效果。
可這並不等於傳統的就一定不如現代化的,榫卯結構的優異特性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須彌座同樣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豫章的繩金塔。
繩金塔在傳統的塔式建築中是獨具一格的奇葩,也是一顆建築史上的明珠,同治六年開始建造,同治八年完工,時至今日曆經三百餘年,除了沒有經過防腐處理的木材因爲常年的風吹日曬有些破敗外,整體結構幾乎沒有任何破壞,塔基更是完好無損。
整座塔共七層,高五十一米,周長三十四米,可地基深度卻只有六十厘米。
六十厘米是個什麼樣的概念?有些小孩子一出生就有差不多六十厘米的身高,對高度達到五十一米的高塔來說,簡直跟沒有差不多。
可事實上呢,就是這六十厘米的須彌座式塔基,卻讓高達五十一米的繩金塔歷經三百餘年不沉不陷沒有絲毫傾斜依然挺拔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