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緩聲闡述道:“打坐這一修行法門,首先需要我們精心營造一個靜謐安寧的環境。這裏的安靜不僅僅是物理上的無聲無息,更是心靈深處的平和無擾,這樣的環境有助於我們有效地收斂心神,讓飄忽不定的思緒逐漸歸於一處,從而達到深度集中注意力的目的。”
在具體操作上,黃老先生進一步指導說:“坐姿的選擇至關重要,蓮花坐、半跏趺坐等都是傳統且被廣泛採用的姿勢,其核心在於保持身體的穩定與舒適。蓮花坐寓意清淨無染,半跏趺坐則象徵平衡和諧,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關鍵是要確保脊柱挺直,雙膝穩固,使得氣脈得以暢通,爲內心的平靜提供堅實的依託。”
接下來,他尤爲強調了呼吸的重要性:“微閉雙眼,這是一個將外界紛擾隔絕,迴歸內在世界的重要步驟。然後,我們將全部的關注力集中在呼吸上,細膩地觀察每一次氣息的進出——吸氣時如春水滋潤萬物,呼氣時似秋風掃落塵埃,每一個循環的過程都應瞭然於心。”
當然,在這看似簡單的專注過程中,難免會有雜念湧現,思緒如同脫繮之馬般任意馳騁。對此,黃老先生慈祥地提醒:“當你的意識開始漫遊,不必強行壓抑,只需用一份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如同牧羊人引導迷途羔羊一般,輕輕地將那些漂浮的思緒引回正軌,再次聚焦到呼吸的覺察上。如此反覆。
老者看出姜鴻辰的疑惑,於是繼續說道:“靜坐準備很重要。坐向:一般情況下面向東方或南方。叩齒:上下齒輕輕叩擊三十六次,以開啓全身關竅,歛神通靈。捲舌:吸氣時,要捲舌上腔,舌上卷,舌尖抵於上顎,儘量靠近咽喉軟組織。守竅:子時守心後竅;卯時守玄關;午時守心前竅;酉時守精竅。”
姜鴻辰謙遜地接納着老者的教誨,並深入探究:“在進行打坐修煉時,面對內心湧現的煩躁與不安情緒應如何妥善處理?”
老者微微一笑,回應道:“內心的煩躁與不安實乃常態,它們恰似心靈湖面上泛起的漣漪。當你遭遇此類情緒波動時,切勿急於排斥,也無需過度沉溺其中。相反,應當以旁觀者的角度去體察這些情緒的起伏變遷,將它們視爲冥想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深刻的洞察力和覺醒之心去直面。如此一來,我們便可能逐漸領悟到這些情緒的瞬息萬變與空洞本質,從而讓內心逐步歸於寧靜。”
老者沉思一會兒繼續說:“我們能坐泰山之上夜談,也是緣分,我有一個淨心平氣之法,告訴你,可以試一試:在靜坐之前,雙手對擦、向面上拂去,爲的推淨私慾,私慾去、心自淨也,心得淨氣自平。故心無雜念自淨,心不動氣自平,故修行運氣,須用心中微生動機,不可用力,氣自順而平也,凡事以意動推神,不可以氣力推神,氣即平也,此爲淨心平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