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鴻辰手持筷子,輕輕夾起一塊鮮果,脣角勾勒出一抹微笑,對陳伯娓娓道來:“陳伯,您所舉的例證讓我深刻領悟了‘寓醫於食’和‘醫食同源’這兩個理念,我明白了健康飲食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日後定會倍加關注。”
陳伯頜首以示讚許,回應道:“沒錯,鴻辰。食物的意義遠不止於果腹,它更是滋養我們身體的關鍵。每一樣食材都蘊含着獨特的營養成分與功效,我們應當明智地選擇併科學地搭配它們。”
姜鴻辰滿心感激地回應:“真心感謝您的適時提醒,我會以敬畏之心對待每一份食物。另外,我有個問題想向您求教。”
陳伯含笑示意姜鴻辰儘管發問,於是他問道:“在一些探討養生之道的書籍中,我曾讀到關於食物屬性區分的‘四性’與‘五味’之說,但對其具體內涵始終未能透徹理解,不知陳伯能否爲我答疑解惑?”
陳伯思索片刻後開始解釋:“好的,鴻辰。在中醫理論中,‘四性’指的是寒、涼、溫、熱四種不同的食物性質。涼性和寒性食物有助於清涼解毒、利尿消腫,適合體質偏熱的人;溫性和熱性食物則有溫中散寒、補腎益氣的作用,適合體質偏寒的人;平性食物則適合各種體質的人。”
姜鴻辰認真聽講,偶爾點頭表示理解。陳伯繼續說:“而‘五味’則是指辛、甘、酸、苦、鹹五種味道。每種味道對應着人體五臟六腑的不同功能。辛味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的作用;甘味能夠補益和中、調和藥性;酸味能夠收斂固澀;苦味能夠燥溼泄熱;鹹味能夠軟堅散結。”
陳伯微笑着點點頭,開始分享他的見解:“食物有四性,分別是冷、熱、溫、涼。這裏的冷熱並不僅僅是溫度上的感覺,更多的是食物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比如,羊肉屬於溫性食物,適合寒冷的冬天來平衡體內的寒氣;而綠豆、冬瓜等則是涼性食物,適合炎熱的夏天來消暑降火。”
姜鴻辰聚精會神地聽着,忍不住插話道:“那麼,這些屬性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