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週一早上,姜鴻辰來到公園,找到陳伯繼續學習太極拳,而今天跟隨陳伯打太極拳的另有一人,道家裝扮,有六十歲左右歲的樣子。停下熱身,陳伯給姜鴻辰介紹,這位是陳伯的好友胡雄仁道長,在終南山修道,昨天來京看望陳伯,讓姜鴻辰叫胡伯就好了。姜鴻辰規規矩矩的抱拳,問好。胡伯說:“昨天和老陳聊天,老陳就幾次提到你,是不錯的苗子。”
姜鴻辰注意到,這位六十多歲的胡道長不僅僅是他的年齒,更是他那深邃的眼神所散發出來的智慧,當他盯着你時,總讓人覺得被他看穿心思,而他的微笑,如同春風過境,輕而易舉地化解你的憂慮。他的皮膚是時間的印記,焦糖色,經歷了風霜的洗禮。他頭髮斑白,如同銀絲絹線般溜下,配着他那細膩的眉毛,給人一種威嚴卻不咄咄逼人的感覺。他身材魁梧,卻仍持有一種儒雅的氣質。他的步態平穩而安詳,說話的聲音,低沉而冷靜,其言有物,讓人迷戀其中。他的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儒雅的修養,他不急不緩的節奏彷彿在述說着一種悠久的人生智慧。
打完太極拳,坐在長椅上休整,姜鴻辰看到胡伯打太極拳,感覺有一種神韻,很舒服。兩位老伯交談,姜鴻辰好奇的詢問胡道長:“胡伯,修道之人,怎樣看待修行與人性?”胡道長微微一笑,平靜地回答道:\"修行與人性,是一場美麗而又挑戰的對話。人性從來都是複雜多變的,修行則是通過思考和體悟來認識自己,逐漸走向真實的自我。告訴我,你對人性的理解是什麼?\"
姜鴻辰思考片刻後答道:\"人性是指我們在思想、情感、行爲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和本能。人性既有光明一面,也有陰暗一面。人們常常會受到慾望、嫉妒和貪婪的驅使,追求權利、地位和物質。但人性中也有善良、慈愛和正義的因素,人們可以用智慧和善良來克服慾望,實現自我提升和價值的體現。\"
胡雄仁道長點點頭,深思着說道:\"你對人性的理解很好,但你是否覺察到其中的矛盾之處呢?人性是衆生共有的,而人們卻在不同的環境和境遇中表現出不同的人性。你所說的光明和陰暗只是人性的兩個方面,怎能用二元的思維去約束它呢?而修行,是要超越這種對立,去探索人性的本質和真實。\"
姜鴻辰有些疑惑地問道:\"道長,您所說的超越對立,探索人性的本質,是指要放棄對好壞、善惡的評判,而是去接納一切嗎?\"
胡雄仁道長微微一笑,回答道:\"你理解得很好。接納一切,並不意味着不區分善惡。修行者應當有着善惡的分辨力,但不將其作爲評判自己和他人的標準。修行之路,是一種超越個人利益、歸一化心靈的道路。只有在超越對立的維度中,我們才能真正地認識和理解人性的本質。修行並非簡單地追求個體的幸福和滿足,而是要將個體的存在與整體的生命連接起來,體悟到一種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