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蔡京連連點頭附和:“陛下所言極是,只是…陛下沒看其他進士所書文章,就下如此決定,怕是會爲西門慶招來非議…”
“蔡愛卿就是謹慎,六元魁首乃是天大的好兆頭,預示着盛世的到來,知禮者自然明瞭西門慶只要殿試文章無差錯,就必得狀元公的稱號!”
宋徽宗的聲音其實很小,除了蔡京以及一旁打沾伺候的宦官童貫外,其餘稍微站得遠一點,也算殿試考官的大臣們根本沒聽到宋徽宗在說什麼。不過能當官者,特別是能在中樞朝廷混得風生水起的官員,幾乎都是人精。離得稍微遠一點的大臣們雖說沒聽清楚特意壓低聲音說話的宋徽宗在說什麼,但從蔡京、童貫的神情動作,以及宋徽宗說話時的愉悅和高興程度來看,蔡京先前奉上的那篇據說是他所收乾兒子西門慶所做文章必然中魁首……
有耿直大臣覺得這有點任人唯親,便想跳出來鬧一鬧,結果還沒跳出來呢,就有熟悉他尿性的相熟官員拉住了他……
沒見其他的大臣都沒吭聲,在場官職最低的你跳什麼跳……
這不是任人唯親的事,而是拋去西門慶(季言之)乃是蔡京這個爲人頗爲不堪,喜歡無原則逢迎聖上的奸佞小人的乾兒子這點,西門慶(季言之)本身才學非凡,以十二稚齡連中小三元,又連中大二元,只要文章沒出現差錯的話,任憑誰在宋徽宗那個位子,都會選擇將狀元定給西門慶(季言之),畢竟六連貫的好彩頭可是難得遇上,值得大書特書!所以他們這些隨時揣摩上位者心思的大臣們是傻兒吧唧纔會提出反對的意見…
參加殿試的士子們紛紛交卷,衆位被宋徽宗親自點名,參與殿試作爲陪考閱卷官的大臣紛紛查閱起了試卷,然後從中選了幾份文章做得不錯的試卷,供宋徽宗進行最後的查閱定殿試的名次…
季言之以十二歲稚齡奪狀元魁首,同屆瀟灑不羈、放浪成性的李邦彥則爲榜首。面如傅粉,長身玉立,長得十分好看,不過比起季言之還是要略遜一籌的王黼則爲探花…
發皇榜那天季言之睜眼一瞧,好傢伙,除了他,個個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奸佞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