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霜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爲王恆是古丘的得意門生,又是軍樞府的高級將軍,一心試圖削弱楊家在秦郡影響力的威武王殷野,也選擇了支持古丘。憑藉他在朝廷中的影響力,古丘出任司學的上層阻力,也被一一打通。
在多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古丘,順理成章地坐上了司學的位置,革除弊政,重整文脈,優先以學問爲標準,尤其是注重給那些往年一直被打壓的老牌貴族子弟和寒門子弟提供一條出頭的路徑,讓他們能夠憑藉自身才華出人頭地,報效國家。自此之後,秦郡只文脈,不再是某一族、某一人之文脈,而是百舸爭流、萬芳齊放,人人都要機會憑藉自身才學出頭。
而多年來被死死壓制住的對於秦郡歷史的探討和對於楊家上位歷程的批判,還有秦郡一衆望族興衰過程的記敘等,都漸漸浮出水面。楊家衆人,開始從文壇中感應到了一絲絲不太友好的氣息。
多年以來,他們憑藉扶植代理人把控文脈的方式,阻止了對於六十年前歷史的追思和對於楊氏一族出賣秦郡利益上位的非議,只是一個勁地宣揚他們楊家是大殷王朝的開國之臣,是開國皇帝御口冊封的秦郡世襲罔替的郡王,永遠的統治者。
而他們楊家上位的那些陰險齷齪,背德違義的事情,都只能如水中的沉木一般,在暗流中逐漸腐朽。而今,失去對於文壇的控制後,許多一直被壓制,心懷不滿卻無從訴說的人,終於有了說話的空間。畢竟,六十年前活到現在的人,還不在少數。
這些於暗流之中浮現的話語,逐漸匯聚起來,形成一股浩瀚的歷史潮流,沖刷着楊氏一族永遠統治秦郡的權威,動搖着他們統治的根基。這一切的策劃者和推動者,便是王恆。
身爲讀書人,王恆深知殺人誅心的道理。在依舊是以儒道爲尊的大殷王朝,失去士人的心,遭受了讀書人的非議和反對,那麼,楊家統治秦郡的根基就動搖了。他們的根基動搖了,王恆,就有機會聯合一批勢力,最終將他們扳倒。讓他們留下在士人中的千古罵名,湮滅在歷史的垃圾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