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和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隊長聽完村長介紹後,就帶着我們去現場查看。
我是邊走邊觀察附近的地形,大的格局我知道了,但中間難分難解會有一些小的變化,我必須得把這些給看在眼裏,記在心中,處理問題的纔好綜合起來考慮,並不時的問村長一些問題。
當我提到那片樹木的時候,村長是表示他也不知道存在有多久了,只知道是每一任村長的交待,這片林不能毀,必須要護住,否則村子就會有大災,看來和我猜的是一樣的,有高人指點過的,只是時間久了現在村子時裏的人不知道而已。
古墓的甬道在山腰上,但我感覺這墓應該規格不大吧,怎麼會這樣就能出現甬道了呢,一般墓的甬道都是在裏面很深才能發現的,而這個墓的甬道也太淺了吧,一場山體滑坡就給顯出來了,先不管這麼多了,只有進去看了才知道。
現場查看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事,而王隊長帶的考古人員只對土質等進行了一番考察,然後就回到了村小學,接下來就是大家做好進墓的準備了,我沒有什麼好準備的,倒是一幫考古人員忙個不停。
我想了想還是找王隊長說一下我的想法,建議他在動手前還是想辦法把村民給遷走,但王隊長覺得我們都還沒有進行,就開始遷村民的話,有點說不過去,現在也不確定古墓的規模,也沒有開始發掘,我想想也是的,就先探了古墓來再說吧,如果要開挖的話,我是必須想辦法讓村民們遷走的。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牀喫了早飯,然後就往古墓出發。
我只背了一個簡單的包,而考古隊員們則不一樣了,大大小小的工具,什麼繩索、照明、工兵鍬等是一應俱全。
到了甬道的位置後,考古隊員們作了一番的準備,先是架起抽風機呼呼的往裏面抽風,一般古墓等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進去前都會進行通風處理,裏面萬一空氣渾濁或者缺氧的話,進行後就得交待在裏面了,抽了大概半小時的風后,一個考古隊員就拿繩子綁住一隻鵝往裏面送,而我看那一圈繩子大概有三百米左右,待繩子放完後,拉出了鵝看還活着,意思到裏面也就安全了,也就可以進了。
王隊長在交待了一番後,讓兩們隊員在外面留守,然後每一發了一個礦燈,就往甬道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