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南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陌然決定召開一次全村黨員大會。
接到通知的黨員,在規定的時間陸陸續續到了學校。陌然找校長借了一間教室,滿滿當當的坐滿了一教室的人。
齊烈毫無意外被邀請在主席臺坐了。
烏有村的黨員,年齡最大的快八十歲。身體還行,走路不用扶,也不咳嗽,臉上的皺紋,像千年的老樹皮一般,令人不忍心細看。
在鄉下,關於黨員的身份,有幾種嘀笑皆非的說法。比如像齊烈這類當過兵,在部隊入黨的,叫軍黨。其他方式入黨的,叫民黨。民黨永遠也不能與軍黨比,似乎軍黨要高人一等。
八十歲的老黨員,被人揹後叫牛屎黨。這是有典故的,說起來話長。
六十年代,鄉下每個村都派駐有工作組。工作組是上級派來的,與村民同喫同住同勞動,在生活和勞動中發現積極分子,引導積極分子向黨靠攏。
在當時,能入黨,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相當於光宗耀祖。
集體經濟時期,村民如工廠的工人一樣,每天有嚴格的勞動時間。只不過工廠叫“上班”,農民叫“出工”。
八十歲的老人當時還是個年輕人,肚子正餓得慌,偷偷跑到田邊摘剛熟的豆子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