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南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土地分了下去,農業稅和必交的儲備糧卻不能少交。山下的農民只能咬了牙,將稅務全部壓在原來的田畝冊子上,搞得神女峯下的農田,比別的地方要多出一倍的稅款和公糧。
其時廟裏的和尚不多,年輕力壯的都逼着還了俗。剩下幾個老弱病殘,也喫不了那麼多糧食,於是與山下的村民商議,以後打的糧食不用全部交給廟裏,只需滿足幾個老和尚的口糧足矣。廟裏又沒什麼可以儲備糧食,便將口糧每年分幾次,以上香火的名義送到廟裏去。
到後來有人傳說神女很靈,來往的香客也就多了起來。香客敬香,不是燒一柱香火就可滿足。在香客們看來,敬香不納香油錢,總覺得心沒盡到。於是有人來敬了香後,從兜裏要摸出三五十塊錢來,供奉在香案之上。天長日久,來敬香的香客,都會如法炮製,如此以來,每年收的香火錢,卻也可觀。
香火錢就該用在廟觀的修繕上,可到了要拿錢出來修廟,和尚卻是一片叫苦聲,說那麼點香油錢,還不足以供奉神女像前的長明燈。
這就是楊書記可惱的地方。他開口閉口都是一羣禿驢,想要從政府拿錢,門都沒有。
楊書記也果真做到了,以後的幾任縣長,還真沒給過神女廟一分錢。直到何縣長履職雁南縣,和尚們抱着試一試的想法,照舊投了書來,沒料到何縣長非但批了錢,而且還多出兩倍。這不由和尚們感恩戴德,恨不得在廟裏給何縣長立個生人牌位來供奉。
有知情人說,楊書記和何縣長的分歧,就是從神女廟開始的。
陌然正與和尚小聲爭論,說要找何縣長請示工作。沒料到和尚根本不買賬,說何縣長來到廟裏,就是居士。居士在此,無非圖個清靜,凡塵俗世之事,最好不要打擾。
和尚不讓進,陌然也沒辦法。正急得火燒眉毛,看到了陌絲麗,頓時一陣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