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放羊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一張彩色的照片,照片裏的年輕人身穿國防綠的軍裝,胸前帶着一朵大紅花,帶着五角星的軍帽端端正正的戴在頭上,一張英氣勃勃的臉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看着這張有些陌生的臉,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慢慢從腦海中浮現。
那時候還是七十年代初,王如海表哥和玉琴表姐的到來解放了父母照顧孩子的羈絆,但是家裏又添了兩張嘴,又是長身體能喫的主。
一年隊上分的口糧就那麼多,怎麼辦?春天摘榆錢,挖野菜;夏天麥子熟了,晚上王翠蘭就帶着外甥王如海到麥田裏偷麥穗;秋天偷高粱、玉米棒子。任衛國軍人出身這點氣節還是有的,嫌棄丟人不去,只有王翠蘭和外甥去。
縣上在離任自強家不遠的山口處修了個水庫,因爲水庫邊有一座赭紅色的山峯,人都叫紅山,水庫因此得名‘紅山水庫。水庫就是公社的生命之源,灌溉着公社的幾萬畝土地。
水庫裏常年不斷水,鯽魚、泥鰍特別的多。只要水庫一放水,水渠裏積水的地方就有這些玩意。任衛國是在金陵當得兵,自小在水鄉長大,釣魚摸蝦的那是手拿把掐的活,隔三差五的帶着王如海去捉魚摸泥鰍。
王如海算是鍛煉出來了,人也機靈學東西特別快,身子骨也越長越壯實,成了家裏搞副業的主力軍。他做了一副彈弓,打鳥打得特別準,冬天野鴿子、斑鳩只要他看見,都成了腹中餐。就這樣,摸魚打鳥,套兔子,抓野雞,任自強家裏就沒斷過葷腥。
王如海身高竄的快,十五歲長的就像別人十八九歲的身高,又加入了民兵隊。這可真是如魚得水,槍使得賊溜,沒出半年,就是整個縣上的民兵訓練標兵,還得了射擊比賽第一的好成績。
這回任自強家更不缺肉了,小的野味就不說了,大的如野豬、野鹿、黃羊都是整隻整隻的往家拿。
那時候已經有了任自強,整天小嘴喫的流油,小臉圓鼓鼓的,村裏的人給起了個外號“小胖墩”,同齡人叫‘老胖’。這個外號跟了任自強一輩子,怎麼禁止也不行,最後隨他去了,叫吧!又不少一塊肉,反而顯得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