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放羊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國之大事向來慎而又慎,何況是兩份投資計劃。畢竟和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不同,作爲有魄力的一把手一看是好事一拍桌子就可以定奪。
這可是事關國家發展大計,看似一國的經濟命脈要拱手相讓。這樣一來還是社會主義社會嗎?這是否要變天的節奏?看似一塊香噴噴大餡餅,喫下去如何,不喫下去又如何?人心隔肚皮,權衡利弊,種種思量,不一而足。
嘿嘿,這純是任自強的自我臆想。總之計劃遞交上去,想立馬見到回應是不可能的。國家不是一個人的,哪怕是一心改革的‘總設計師’也不能一言而決,總要‘民主集中制’不是。
林子大了,鳥也多了,此時的思想還沒統一呢!‘姓社還是姓資’,大佬們爭執的很是厲害。估計到了年底,蘇聯解體後爭執會達到高峰。
所以一直以來,任自強懶得和頭頭腦腦打交道的原因就在於此。只能不停的像白送錢一樣推動國家和家鄉的經濟發展,而不能觸及這個國家的根本:公有制經濟。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說得就是此時任自強的心情。好在不是‘世人皆濁我獨清’,國人盼國富民強者大有人在,此道纔不孤也!
他也不敢留在國內埋頭髮展,‘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指不定一着不慎滿盤皆輸,就會連累父母親人進‘笆籬子(監獄)’。呵呵,任自強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他年齡夠不上呀!
此時國情就是如此,給人感覺依舊人治大於法治,有些紅線碰不得。大佬們也都是摸着石頭過河,非得爭出個子醜寅卯來纔能有定論。
任自強深諳其中三味,所以投資計劃遞交上去,立馬讓袁天帆該幹啥幹啥去。袁天帆也清楚裏面奧妙,第二天一早就打道回香江啦。他忙得一批,分分鐘成百上千萬的,哪有功夫在這裏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