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一位編輯掃了一眼被‘棄置’的投稿,伸手拿了過去,打開之後認真看了一兩頁,道:“黑德爾猜想是我們期刊上近十年來刊登的最知名的一篇論文,真不知道這個名字念起來怪怪的作者是怎麼想的,居然把稿件投給我們。如果他的論文是正確的的,那豈不是說明我們之前獲得的榮譽都是虛的?”
“不過這個作者的數學功底還是很好的,論證過程相當流暢,我的數學水平一般,但看過的文章不在少數,這篇文章的作者在論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還是有的,起碼我看不出任何的問題來。讓我看看詳細過程……”
“喲呵,居然用這麼大的版面論證那位加拿大籍學者證明過程中的問題,看來是真的很有自信了……讓我看看她的證明過程。”
這位編輯邊翻閱文章邊碎碎念,那位將蘇嬌楊這篇論文定義爲‘譁衆取寵’的編輯則是嘲諷一笑,覺得自個兒的這個同事有些太過小心謹慎。
每天都有不下二十份投稿送到《數學科學》編輯部,這些投稿來自全球各地,質量天差地別。
在《數學科學》編輯部,已經有了一條大家默認的‘科研歧視鏈’:美利堅第一,歐羅巴第二,第三是東亞的那幾個小國,第四纔是中國,至於第五,那自然非老天爺都拯救不了臉黑的種族。
而且科研成果的出現並非雨露均霑,而是呈現出一種集羣效應。
牛逼的教授帶出來的學生也差不了,因爲牛逼的教授就是基石,他們站得高,他們的學生哪怕只是在他們的基礎上做出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突破,都能夠成爲某一個分支學科的先驅。
可若是尋常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呢?
並非尋常的老師就帶不出頂尖的學生來,只不過概率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