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可控核聚變實現突破之後沒多久,石油工業部的人就找上了蘇嬌楊。
作爲最先賞識蘇嬌楊的部門機關,石油工業部同蘇嬌楊的關係自然不用說,那人才剛進門,蘇嬌楊就給透了底,“石油工業部不用擔心,石油市場不會受到衝擊的,頂多是不同市場的配額稍微調整一下,僅此而已。”
那領導同蘇嬌楊合作了多年,知道蘇嬌楊‘說一不二’與‘從不說假話’的性子,當天就放了心。
“蘇教授,國內評了這麼多年院士,有不少研究員都爬上去了,按道理說,你頭一年就該評上的,怎麼一直沒評?我之前還找科技部那邊的老夥計打聽過,他們說是你一直沒有提交參評材料,他們也很難辦。”
蘇嬌楊將沏好的茶端過來,擺手道:“那就是一個虛名,我不在乎。就算我沒評上院士,那又怎麼樣,手頭的項目從來沒缺過,研究團隊也是國內最厲害的。”
“這評了六年院士了,評上院士的研究員不少,可研究團隊有我這麼大的麼?還有就是科研經費,我覺得我們國重的科研經費算是全國第一了吧。”
“科技部從沒有把國重同那些高校放到一起比較過,不過我心裏大致有個數,清大所有院系的科研經費加起來摞到一塊兒,也比不上我們國重這邊的研究經費,清大那邊可是有好幾個院士團隊呢……再說了,我這張面子也不差,只要是學術圈內,甭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不會被人落了臉面,不用在乎那點虛名。”
————————————————
有些話是不適宜說出口的,比如那核工業研究所的謝榮成教授,他是可控核聚變的第二功臣,前五年一直沒有參評,那是因爲可控核聚變遲遲未能突破,他不好意思參評,今年他肯定要參評的,到時候他就是核工程領域的第一個院士,可核工程這個研究圈子的人誰不知道,謝榮成教授也是跟着蘇嬌楊做項目的,蘇嬌楊纔是可控核聚變的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