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佑六年,吳振策鄉鄰都加入天帝教,因人泄密,縣裏派捕快衙役前去逮捕吳振策,吳振策振臂一呼,拉起一支隊伍,殺掉縣裏派去的人,落草爲寇,墮入吳南第一大山脈潛靈山,在山中陸續收編了十幾家匪寇,隊伍擴充到幾千人。
這儼然是一家極大的匪寇,吳南又並非蜀南那樣多山,因此蜀南匪盜橫行,數不勝數,眼見吳振策有一統吳南綠林的勢力,才鬧到了蘇州府上,白清知道後,調集全縣廂兵、各縣鄉兵(也就是義勇)前去討伐吳振策。
吳振策仗着自己的幾分精明及運氣,連續擊敗了幾次圍剿,得到一些廂兵,勢力反而越來越大,隊伍也變得更加正規,甚而建立了編制,糾集起近萬匪寇,四處橫行。不過吳振策很聰明,但凡是縣城一級,都只圍不打,討要錢財,一般爲了讓吳振策趕緊離開,縣城都直接出錢給吳振策,吳振策拿到錢,也果斷離開,直至後來兵圍蘇州城。
白清打不過吳振策,又不敢往上報,幾萬人的匪盜出現在吳南,離金陵城那位天子已是不遠,若是上頭知道了,絕對烏紗不保,因此只能一昧向吳振策示好,吳振策思量南朝實力仍在,尚未到天下大亂的時候,也接受了白清的示好,不攻奪城池,在潛靈山中建立起一座大山寨。
在蘇圩看來,若是在吳振策起事之初,就全力以赴,自然可以輕易撲滅,白清文人那一套,非要兵分四路圍剿,被吳振策集中兵力逐個擊破,實在愚蠢在山賊熟悉的山中,你哪裏來的自信,認爲可以在別人的地盤上,四路大軍順利匯合?你每一路大軍人家都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輕鬆自在的擊破了你一路,你知不知道。
文官,嘿,文官。
蘇圩對南朝的文官頗爲不屑,他們平日裏空談報國,掌握權力後,腐朽得比誰都快,把聖人之言丟得一乾二淨,還要假裝正經。他這次來金陵做生意,送禮時當官的先是一臉大義凜然的拒絕,來回推送三次後,就笑眯眯的假裝無奈收下。
這跟當了那啥還要牌坊有什麼區別?
蘇圩輕嘆一口氣,眼見時辰越來越晚,想起蘇扶,他笑了一下,抄起旁邊那個火紅色的面具,輕輕戴在了臉上。
這火紅色的面具代表的是一位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火德星君,這也是蘇圩在組織中的代號,火德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