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心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兄還擔心這些……”
“說句實話,我要是肯只要跟朋友說一聲,到高鬥村建一個加工廠,支撐幾年都沒問題,完全可將村裏的人均收入提高几倍,但這種數據還是不要爲好。我是真想做點事出來,至少我離開之後,村裏還能夠繼續做下去,生活上有一個保障,要求不高吧。”
“高鬥村能夠利用的不過是人力、山地這兩樣,唐兄,你覺得哪一種最好用?”
“怎麼說?”
“如果在村裏辦一個加工廠,做一些基礎配件,技術不高,他們也能夠做得下。至少人工費總能夠拿到,人力資源開發利用起來,再說,加工成品運輸也不算太難,往後山幾里路可聯通到鄰省的公路,運輸成本也不會過高,利潤空間也還有。
山地資源可做到就多一些,必然栽種有價值的藥材、果林、蔬菜等等,規模確實不夠大,但有銷路之後,也不愁沒人肯做。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要讓村裏的人看到確實有收益保障,他們纔會做。”
“之前到高鬥村後看過,回去徵求過一些人的建議,確實有建議開發某種有價值的作物,形成一定規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今後他們還可繼續運作下去。但具體是什麼,還得要市場說話。”
“唐兄,如果高鬥村的規模不夠,塘谷村也可做一些工作,沾一沾唐兄和高鬥村的好處。”楊光欣笑着說。
“真要做什麼,做出規模,一個村肯定不夠。”
“肯定沒問題,真要推動什麼項目,說不定要全鎮各村一起做,甚至雙星縣全縣一起做。”事實上確實如此,推廣某項目,沒有一定的規模成本就降不下來,也就無法形成經濟效益。